植树人简介:戴元本,男,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1928年7月31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湖南常德。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奇异位势和非定域位势的瑞奇极点理论、层子模型研究、非交换群规范场论中费密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的高能渐近行为和重强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成果有“奇异位势散射振幅的雷其行为”、“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结构模型”、“非Abel规范理论中形状因子高能行为的六阶计算”、《相互作用的规范理论》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所植树木介绍:
植物名:银杏
拉丁名:Ginkgo biloba L.
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
科:银杏科
属:银杏属
花期:4月开花
果期:10月成熟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种子具长梗,下垂,假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种皮肉质,被白粉,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外被白粉,有臭味。
主要习性:银杏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宽,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但生长缓慢或不良。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最好。
适应地区: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银杏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国、法国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
园林用途: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